> 文章列表 > “拟作经宵计”的出处是哪里

“拟作经宵计”的出处是哪里

“拟作经宵计”的出处是哪里

拟作经宵计”出自唐代黄滔的《游山》。

“拟作经宵计”全诗

《游山》

唐代 黄滔

洞门穿瀑布,尘世岂能通。

曾有游山客,来逢采药翁。

异花寻复失,幽径蹑还穷。

拟作经宵计,风雷立满空。

《游山》黄滔 翻译、赏析和诗意

《游山》

洞门穿瀑布,

尘世岂能通。

曾有游山客,

来逢采药翁。

异花寻复失,

幽径蹑还穷。

拟作经宵计,

风雷立满空。

中文译文:

穿越瀑布,穿过洞门,

尘世风尘的世界如何能够通透?

曾经有一个游山的客人,

偶遇采药的老人。

寻找异花却失去,

走过幽深的小径却再无出路。

计划着整夜的行程,

明烛之下风雷涌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山寻药的场景,表达了人在追求自然之美的同时,也经历了许多的困难与不易。诗中的洞门和瀑布象征着山岳的峻峭和险阻,以及自然之美的壮观。然而,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使得人们很难真正与自然相通。诗人通过描绘游山的客人和采药的老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真、之美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寻找异花和走幽径的过程,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寻找异花的旅途中,有时会走过荆棘丛生的小径,甚至迷失方向,无法再继续前进。最后两句“拟作经宵计,风雷立满空”,表达了诗人对于艰难困苦的坚持和决心,即使是在黑夜中,也要不畏风雷,继续前行。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崇敬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在追求美的道路上必须经历的困难和坚持的意志。整个诗词在描写中穿插着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