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偷税数额是怎么计算的

偷税数额是怎么计算的

偷税数额是怎么计算的

偷税数额的计算通常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1. 确定纳税期间 :

偷税数额是指在确定的纳税期间内,纳税人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总额。

2.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调整 :

对于一般纳税人,如果存在不报或少报的销项税额,或者多报的进项税额,这些差额即为应缴未缴或少缴的增值税额。

如果销项和进项均存在偷税问题,则偷税数额为两项偷税数额之和。

3. 账外经营情况 :

如果纳税人采用账外经营手段,即购销活动不入账,则偷税数额为账外经营部分的销项税额抵扣已销货物进项税额后的余额。

4. 难以核实的情形 :

当销项税额或已销货物进项税额难以核实时,可根据组成计税价格公式核定销售额,再确定偷税数额。

5.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 :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比是指一个纳税年度中各税种偷税总额与该纳税年度应纳税总额的比例。

6. 累计计算 :

对于多次实施偷税行为未经处理的,应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7. 刑事责任 :

如果偷税数额达到1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可能构成偷税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8. 其他考虑 :

对于公司通过私人账户进账收入而未通过公司账户,这可能被视为偷税行为,具体数额需根据实际情况计算。

以上步骤和原则为偷税数额的计算提供了基本框架,但具体计算可能因案件具体情况而异。需要注意的是,税法和相关规定可能会随时间变化,因此具体计算时应参考最新的法律法规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偷税5000万的具体处罚标准是什么?

偷税漏税超过50万如何计算税额?

偷税后补税是否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EPS装饰线条